编辑:星空    更新时间: 2025-04-13 19:03
全文阅读

布衣青年眸中带着几分欣喜,拱手道:“多谢公子赏酒喝。”

说完,他拎起酒壶,给空盏中斟满酒水,然后一饮而尽,露出享受的神色。

李纲、魏征见状,喉咙不由攒动了一下。

李承宗险些没绷住,却也没让他们喝。

毕竟,让他们将说过的话收回去,跟打他们的脸没什么区别。

这两个人也是要脸的,他们现在就是再馋,也不会碰酒。

“来了来了!”

就在此时,坐在前方的众人忽然叫了起来。

李承宗注目而去,只见一个手持书籍,身穿绿袍的二十多岁青年,朝着楼下走来,神色淡然的坐在了最上方。

前方等待已久的众人,顿时正襟危坐,目光崇敬的看着这名国子监助教。

还挺道貌岸然......李承宗正打量着对方,忽然听到身边响起哼声,回头望去,见布衣青年一脸鄙夷的望着那名国子监助教,好奇道:“你对这个人有看法?”

布衣青年握着酒盏抿了一口酒,随即说道:“这个国子监助教,姓于,叫于麟,是粮商的儿子,别看他道貌岸然,满口仁义道德,他爹卖高价粮的时候,他劝都不劝。”

李承宗闻言,微微颔首,表示了然。

而此时,坐在前方的众人,等到于麟入座之后,有人恭敬问道:“于助教,今天您要讲些什么?”

于麟面带微笑,放下手中的书籍,正襟危坐,说道:

“今天,我给大家讲一讲,如何让我大唐百废待兴。”

众人也纷纷闭口倾听。

于麟朗声道:“我大唐,是承两汉以来,最顺应民心的皇朝。”

“我大唐皇帝陛下,自晋阳起兵以来,兢兢业业,建设基土,上位殚心竭虑,保天下安宁,我等百姓,也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,我们要做的,就是帮助大唐兴建百业。”

话音甫落,一道少年的嗓音突兀的响了起来:

“于助教,你有没有去过京城的东市和西市?”

众人闻言,纷纷回头看了过去。

只见一个身穿雪灰亚麻广袖圆领袍的帅气少年,正一脸严肃的看向这边。

众人纷纷又看向于麟。

于麟打量了几眼那名少年,见他身边还坐着一个老头和一个中年人,像是非富即贵,不敢大意,沉吟说道:“最近比较忙,未曾去过。”

李承宗眉头紧皱,他本不想说话,但是实在听不下去,怎么会有这般腐儒,直接质问道:“你知道东市现在的粮价多少钱吗?”

说完,不等于麟应声,李承宗神色肃然的竖起三根手指,说道:

“现在东市,最便宜的粟米,一斤也要三百文钱。”

“三百文钱,足有两斤重。”

李承宗猛地一拍桌子,斥责道:“现在两斤铜钱,却只能买一斤粟米!”

“老百姓饭都吃不起了,你还在说什么让老百姓兴百业?”

“说得好!”

布衣青年放下酒盏,拍手叫道。

李纲和魏征对视了一眼,不动声色,默默倾听,他们感觉到,李承宗突然开口呵斥对方,肯定还有别的用意。

听讲的十余人纷纷望向于麟。

于麟脸色涨红,在这么多人面前被一个少年指责,面子上挂不住,反驳道:

“老百姓吃不起饭,自有朝廷去管,你我管好自己,独善其身,不给朝廷添麻烦,就足够了。”

还有点良知......李承宗闻言,转头对徐玥低声说了几句。

徐玥应了一声,站起身走到了于麟身边,说道:“我家公子请你过去。”

于麟眉头一皱,不知这个少年什么意思,但还是站起身,走了过去。

全文阅读
上一章 返回本书目录 下一章

同类推荐